政策要聞
習近平: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
習近平27日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習近平:擴大居民消費 合理增加公共消費
習近平27日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加快釋放國內市場需求,在防控措施到位前提下,要有序推動各類商場、市場復工復市,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要擴大居民消費,合理增加公共消費,啟動實體商店消費,保持線上新型消費熱度不減。
習近平:堅決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
習近平26日晚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強調,國際社會應該加緊行動起來,堅決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遏制疫情蔓延勢頭。中方愿同有關國家分享防控有益做法,開展藥物和疫苗聯合研發,并向出現疫情擴散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李克強:積極有序推動制造業和流通業復工復產復業 鼓勵大企業融資后向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支付預付款
李克強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保障在全球產業鏈中有重要影響的企業和關鍵產品生產出口;發展線上零售、餐飲、問診、教育和農村電商等新業態和便民消費網絡;落實扶持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各項政策,鼓勵大企業融資后向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支付預付款等。
李克強:針對疫情變化部署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措施
李克強23日主持召開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指出,武漢市和湖北省繼續做好重癥患者救治,及時收治新發病例。各地要公開透明發布信息,不得瞞報漏報,一旦發現疫情要實行精準管控,聚焦在病例發生和可能傳播的場所,控制在有限范圍。
李克強:抓緊抓實抓細防范跨境輸入輸出措施
李克強26日主持召開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明確,堅持實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進一步完善應急和常態化防控結合的措施與機制,做好境內疫情精準防控,抓緊抓實抓細防范跨境輸入輸出措施,在科學精準防控同時積極有序推動復工復產。
中共中央、國務院:全面加強學生勞動教育 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意見要求,整體優化學校課程設置,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國家課程方案和職業院校、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形成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國辦:擴大國企、事業單位招聘規模 部分專業畢業生免試可獲職業資格證書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指出,加快恢復和穩定就業,擴大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基層服務項目、應征入伍等招聘招募和碩士研究生、專升本招生規模。
國辦:在防疫條件下積極有序推進春季造林綠化工作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指出,低風險地區要加快造林綠化進度;中風險地區要錯時開工、錯峰作業、分散施工,安全有序開展春季造林綠化。創新作業設計審批形式,簡化招投標流程,縮短審批時間,加快實施進度。
部委新規
外交部、國家移民局:3月28日起暫時停止持有效中國簽證、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入境
中方決定自2020年3月28日0時起,暫時停止外國人持目前有效來華簽證和居留許可入境。外國人如來華從事必要的經貿、科技等活動,以及出于緊急人道主義需要,可向中國駐外使領館申辦簽證。
民航局:外國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我國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 且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
民航局26日印發通知指出,國內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條航線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外國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我國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
民航局等:進京國際航班從12個指定城市入境
民航局等五部門明確,自3月23日零時開始,所有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始發客運航班均須從天津、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上海浦東、濟南、青島、南京、沈陽、大連、鄭州、西安12個指定的第一入境點入境。
兩高: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的犯罪主體包括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員
最高法、最高檢24日明確,無論是中國公民,還是外國公民,或者無國籍人,只要在出入我國國境的過程中實施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的犯罪行為,都應當適用我國法律,適用統一的司法標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商務部等:必要的健康證明要做到全國互認
商務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通知指出,疫情防控要分區分級、精準施策原則,穩妥推進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營業。要排除干擾,必要的健康證明要做到全國互認,不得再設置障礙,不對人員采取隔離措施。
商務部等:穩住汽車消費 積極推動出臺新車購置補貼等措施
商務部等部門23日聯合發布通知指出,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積極推動出臺新車購置補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取消皮卡進城限制、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等措施,組織開展汽車促銷活動,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符合復工復產規定個體工商戶無需批準即可營業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孫梅君23日表示,符合各地復工復產規定的個體工商戶,無需批準就可以依法依規開展經營活動。從事基本生活保障零售業的個體工商戶,依法予以豁免登記,幫助其進一步拓寬經營活動場所。
工信部:加快5G網絡、物聯網、智慧城市等新基礎設施建設
工信部明確,拉動輕紡、家電、汽車等傳統消費,培育智慧健康養老、綠色產品等消費熱點。支持發展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在線辦公等,加快5G網絡、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基礎設施建設。
財政部等: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用地減半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公告稱,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對物流企業自有或承租的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減按所屬土地等級適用稅額標準的50%計征城鎮土地使用稅。
民生政策
國家發改委:國家將對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生予以補貼 國企將連續兩年擴招畢業生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高杲23日明確,國有企業連續兩年要擴大招聘畢業生規模,擴大基層就業規模,包括一些社區崗位等,包括擴大招生入伍規模、擴大就業見習規模、適當延遲錄用接收等,創造就業崗位。
國家發改委:清理取消不合時宜的臨時管制措施 讓更多務工人員盡快返崗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高杲23日表示,在保持必要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嚴格精簡規范疫情期間復工審批,清理取消不合時宜的臨時管制措施,讓更多務工人員盡快返崗。
人社部:湖北高校和湖北籍高校本屆畢業生給予一次性補貼
交通運輸部:要確保2020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工作
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指出,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任務的艱巨性和復雜性,聚焦“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推進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工作,確保2020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
民政部:清明節各地要強化祭掃人員個人防護 嚴防人員集聚和交叉感染
民政部要求,各地要突出抓好現場祭掃管理,科學確定祭掃場所承載量,加強物資儲備和力量調配,做好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加強祭掃人員流量管控和監測預警,強化個人防護,嚴防人員集聚和交叉感染。
民政部等:加強流浪乞討人員救助 集中開展落戶安置
民政部等11部門強調,各地要集中開展一次長期滯留人員落戶安置行動,對政府批準予以落戶的,要盡快啟動戶籍辦理程序;對暫時無法落戶但應當予以長期安置的,要盡快將人員轉移至政府設立的養老機構等公辦機構照料。
工信部: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可查詢本人14天內行程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韓夏25日表示,目前推出的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服務中,移動用戶可通過短信、小程序、二維碼、網頁等查詢本人前14天到過的所有地市信息,目前已覆蓋全國15.8億移動用戶。
教育部:銀齡教師助力補齊西部高等教育短板
重要數據
商務部:2020年1-2月我國對境外企業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正增長
教育部印發方案指出,面向西部地區行業、產業、企業急需的緊缺專業,遴選組織一批70歲以下、副高以上職稱的高校優秀退休教師到西部支教、支研。長期援派教師,支援服務時間原則上不少于1學年。
國家統計局:約1.5萬億元消費需求被疫情抑制 消費有望出現報復性反彈
國家統計局23日消息,初步估算,被疫情抑制的消費需求約1.5萬億元,這些需求有望在疫情結束后逐步釋放,出現消費回補甚至報復性反彈。
海關總署:對來自重點防控國家地區交通工具100%風險布控
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副司長宋悅謙23日表示,確定口岸需重點防控的國家和地區,及時發布警示通告。各級海關對來自口岸重點防控國家地區的交通工具,100%進行風險布控,100%實行指定地點登臨檢疫。
銀保監會:權益類產品投資于權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于80%
銀保監會25日明確,保險資管產品中固定收益類產品投資于債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于80%,權益類產品投資于權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于80%,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投資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于80%。
外交部:境外輸入病例中90%持中國護照
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26日表示,當前境外輸入病例中持中國護照的占到90%。在這個90%持中國護照人員里面,又有40%是我們的留學生。
G20:將啟動5萬億美元提振經濟計劃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公報顯示,將啟動總價值5萬億美元的經濟計劃,以應對疫情對全球社會、經濟和金融帶來的負面影響,并支持各國中央銀行采取措施促進金融穩定和增強全球市場的流動性。
IMF:已撤資830億美元 新興市場面臨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資本外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自危機開始以來,投資者已經自新興市場撤資830億美元,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資本外流。需要尤其關注低收入國家的債務困境,將大規模增加緊急融資。
美國:政府和參議院就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達成協議
美國白宮和國會參議院25日就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達成協議。其中2500億美元用于直接支付給個人和家庭,3500億美元用于小企業貸款,2500億美元用于失業保險金,5000億美元向陷入困境的公司提供貸款。
美國:從歷史最高點暴跌30%最快只花了22天
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從歷史最高點暴跌30%最快只花了22天。創下有史以來最快的30%拋售,超過了大蕭條時期的下跌速度。第二、三、四次最快的30%回調分別發生在1934年、1931年和1929年的大蕭條時期。